公司简介
北京易飞华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飞华通”),2002年注册成立于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是一家致力于脑科学应用、脑电波大数据中心建立和诊疗自动化的高新技术医疗企业和双软企业认证单位,主要从事脑科学临床应用转化的研究,研究成果涉及医疗、大健康、睡眠、养老、教育、人力资源、安监等多项领域。
易飞华通专注脑电研究40年,积累了40多万例临床对照脑测量脑电大数据,在国际上实现了独有的脑功能状态定量测量的技术和产品。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973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综合技术方案的研究” 中的子课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并发症预警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以及“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疼痛防治综合策略研究”等研究,作为健康长寿创新大赛新技术前10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健康长寿大挑战峰会。
易飞华通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间接直接发表科研文章400余篇 。拥有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创始人
吴一兵 教授

首席科学家 技术发明人

电子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生物医学工程师

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 奖二等奖,项目为《紧闭法吸入麻醉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哈工大航天学院 兼职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教研室高级工程师从事脑电研究工作,30余年临床脑电应用研究实践。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常委

公司历程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5年
  • 2012年
  • 2009年
  • 2008年
  • 2005年
  • 2003年
  • 2002年
项目
301医院合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提取慢性疼痛脑电特征指标

开展麻醉机器人/疼痛镇痛监测系统等多项产品的注册工作
麻醉深度监测系统通过审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作为健康长寿创新大赛新技术前10代表中国参加全球健康长寿大挑战峰会
麻醉机器人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应用


项目
麻醉机器人进入国家相关部门科研计划中
参与由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973项目)“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老年人跌倒预警干预防护技术及产品研发”计划,老人脑状态测量标准化应用。

项目
全面升级指标体系新增至34个脑状态指标
研发第二代麻醉机器人
项目
参与军队心理-脑素质状态评测系统相关开发任务
认知、睡眠呼吸等脑功能状态指标相继研发问世
临床
参与 由上海瑞金医院于布为教授主持,国内2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参与的脑状态客观定量的上市后研究,4000例临床数据,揭示大脑的麻醉机理,建立大脑精准管理的诊疗标准。
参与 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华信医院)晁彦公主任主持,先期联合五家国内三甲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以及解放军陆军总医院进行脑状态客观定量的上市后研究,揭示建立ICU大脑精准管理的诊疗标准。
项目
与解放军301总医院以及20多家国内著名医疗机构联合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科研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综合技术方案的研究”。
临床
脑状态定量测量仪测等脑科学系列产品和相关技术经北京阜外医院应用论证,在2017年8月出版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作为心脏康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常规,将易飞华通的脑状态测量仪作为唯一心理状态客观评价设备在全国范围相关医院推广。
项目
第一代麻醉机器人研发完成并送检
临床
与北京航空总医院、宣武医院等三甲以上医院合作,开展“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及脑疲劳状态定量测量调查”,并出具《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及脑疲劳状态分析报告》
项目
研究出世界上第一个疼痛指数(PI)并向全球发布
项目
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面向远程医疗和社区医疗信息化的无线物联网技术总体研究。
参与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远程无线多参数监控癌痛患者临终居家治疗模式探索。
参与首都发展基金课题;无线移动技术应用于居家失眠诊断及治疗的应用研究。
建立国内首家居家化睡眠诊疗的互联网云模式睡眠中心
项目

承担国家发改委的 “下一代互联网医学教学科研平台应用示范”的技术实现,并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讯学院合作成立“人体脑波分析及识别联合实验平台”,研究脑波信号采集、分析处理技术及在身份识别中的应用。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心居家数字家庭服务应用示范。 参与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基于信息化无线互联网架构的实景医学创新模式示范工程。

临床
与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麻醉科主任对麻醉深度监护仪和麻醉机器人等进行研发。
项目
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成立“脑-认知调控联合实验基地”,研究脑疲劳恢复和深度脑放松的自动调控机理和方法。研究认知、记忆前准备状态的特征指标提取。
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重大建设项目“紧急医学救援5分钟工程建设”的技术实现和软件信息平台的搭建。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基于信息化无线互联网架构的实时互动医疗卫生服务创新模式”,以及技术实现和软件信息平台的搭建,并荣幸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紧急医学体系技术提供与实施单位。
临床
与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合作进行了临床麻醉过程中SSI、TCI指数的研究,提取了患者血容量及疼痛程度的定量监测指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
与北京天坛医院的合作,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主任王保国教授是本公司重要的技术提供者之一,之间的合作达到了极为密切的水平,双方在学术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帮助,是公司学术方面的重要顾问。
开展了TPI、SSI指数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并支持了多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和毕业论文。
与北京朝阳医院的合作,合作对象是麻醉科岳云教授和吴安石教授,是目前麻醉临床研究的著名学者。也是本公司的重要学术顾问。
与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合作开发反应麻醉深浅程度的AB指数,包含脑电和脑诱发电位的计算机加工处理。
项目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脑状态客观定量评测系统并提出反应大脑状态的25个指标及常模
临床
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开发了研究全麻手术对患者术后睡眠结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的科研设备,完成了博士研究的课题。
与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合作开展了全麻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方面的系列研究,探讨了麻醉过程中语言诱发电位的基本构想和初步实验
项目
麻醉深度监护仪获得科技部基金资助并通过验收
临床
与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合作进行了临床麻醉过程中微循环灌注水平与麻醉镇静深度、镇痛深度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提取了灌注指数作为监测指标,获得了国家专利保护。
与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合作开展了全麻手术过程中可控定量刺激下患者的快速心律变异性、有创血压变异性和镇痛之间相关的临床研究,对于全麻手术麻醉镇痛程度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此项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研究论文。
项目
北京易飞华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京注册成立